短期股票配资
近日,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“四个100”先进典型名单公布,深圳市“五分钟社会救援圈”项目入选。“五分钟社会救援圈”是由腾讯SSV时光实验室联合深圳市委社会工作部、深圳市卫健委、深圳市红十字会等部门打造的志愿服务项目,自2021年9月在宝安区试点以来,用三年时间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:
成功救助95人,宝安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达7.14%,AED使用率1.8%远超全国平均水平,其亮眼成效被央视《共同关注》点赞报道,被评为2024年度全国“最佳志愿服务项目”。
科技织网
让急救“快”得有底气
当突发心脏骤停时,每一秒都关乎生死。“五分钟社会救援圈”项目以120急救指挥调度平台为枢纽,串联“AED管理信息平台”“企鹅急救助手”等四大数字化工具,形成资源统一调度、数据实时互通的闭环。
腾讯“企鹅急救助手”集成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设备导航、急救志愿者值守平台、社会急救地图等功能,构建起“一呼救、即急救”的智能响应网络,将ECMO(体外膜肺氧合)救治时间从国内普遍的约90分钟缩短至21~26分钟,为危重症患者抢出时间窗口。
2025年,科技的翅膀让急救突破物理限制:在塘朗山、凤凰山等5大公园,150个无人机降落点投入使用。市民扫码呼叫后,无人机可在4公里半径内5分钟送达AED,让“山高路远”不再成为急救阻碍。
万人成军
让志愿力量“救”得有勇气
科技再先进,关键在“人”。宝安区率先建立3000余人的专业培训导师团(由急诊科和院前科医生组成),通过“培训—考核—见习”机制遴选志愿者导师,三年间培育超20万急救志愿者,覆盖近半社区的社康医生、物业人员、网格员等群体。
更暖心的保障机制同步跟进:腾讯与保险公司联合推出“好人无忧险”,解决“不敢救”的后顾之忧;开发“急救技能数字证书”,实现能力动态管理。会施救,更要敢施救,这是项目对志愿者的承诺。
全域覆盖
构建政企社协同的“生命共同体”
2025年,项目在深圳全市进行推广,深圳市卫健委联合深圳市委社会工作部、深圳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印发《深圳市“五分钟社会急救圈”建设实施方案》,统筹全市医疗卫生、应急救援、志愿服务等各方资源打造政企社协同的社会急救网络。
未来,“五分钟社会救援圈”项目将通过分层分级培训课程、急救导师库和培训基地建设,让社区工作者、新就业群体等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,为超大型城市社会急救体系建设提供“深圳方案”,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危难时刻感受到城市的速度与温情。
来源 | 深圳市红十字会
编辑 | 沈炎林、邓芳兰
短期股票配资
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